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动态信息

布鲁盖尔发布中美欧关键技术前沿创新比较报告

来源: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信息 发布日期:2025-05-30 阅读:3

       2025年5月22日,布鲁盖尔研究所(Bruegel)发布研究报告《中美欧公司在关键技术前沿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对中国、美国和欧盟的比较》(Which companies are ahead in frontier innovation on critical technologies? Comparing China,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该报告通过识别三项最重要的关键技术——AI、量子计算和半导体,及其细分领域中最具突破性的创新专利,探究中国、欧盟和美国的实体在技术前沿创新中处于何种地位。

       1. 不同地区的创新生态系统差异

       (1)美国创新者在量子计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AI领域也有一定优势,关键创新多来自科技企业,且较为集中。其中,三家企业在三项关键技术领域均名列前茅;

       (2)欧洲创新者在所有领域均滞后,但在量子计算领域相对表现较好,排名与中国创新者接近,其前沿创新者大多来自研究机构而非企业;

       (3)中国创新者在半导体领域表现更优,三个领域的前沿创新者分布均介于美欧之间。

       2. 三大关键技术专利申请的总体趋势

       (1)AI:2019—2023年,中国AI领域专利申请量显著增长,从2019年的2.9万件增至2023年的近6.3万件,远超美国;但在考虑到每件专利的新颖性时,美国专利在许多AI细分领域都更占优势;欧盟实体的专利申请量最少。

       (2)半导体:在比较半导体领域的专利总量时,美国占主导地位(每年超21万件);欧盟的芯片专利数量最少。

       (3)量子计算:美国在量子计算领域专利数量最多,中国和欧盟紧随其后,且欧盟与中国的差距越来越大。美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创新专利较多。

       3. 三大关键技术专利格局演变趋势及主要实体

       (1)AI

       ①中国

       中国AI领域最重要的突破性创新来自华为、保险企业平安集团、无人机制造商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道通智能”)、微信母公司腾讯、AI企业百度、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以及智能手机和物联网设备制造商OPPO。其中,最重要的前沿创新者是华为和平安集团。平安集团在2021年的突破性创新占比达到峰值(29.94%),华为则在2023年以34.09%的占比领先。腾讯的份额也从2019年的7.96%增至2023年的18.18%。此外,三家中国主要机器人企业(道通智能、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也跻身前沿创新者行列。

       报告发现,在前沿创新者活跃的子领域中,除道通智能外,中国十大AI创新者几乎都在“计算机视觉”或“图像处理”领域有显著贡献。其中,字节跳动在这两个领域的突破性创新量合计占比达75%,位居首位;其后依次是电子显示生产商京东方(64.51%)、腾讯(63.93%)和OPPO(62.22%)。华为在视觉和文本数据处理领域均表现优异,平安集团在“自然语言处理”(25.74%)、“数据分析”(11.88%)和“机器学习”(11.88%)领域表现突出。百度提交的多项新专利分布在视觉数据处理(“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共33.34%)以及文本和音频数据处理(“自然语言处理”30.77%)领域。

       ②美国

       2019—2023年,美国AI领域突破性创新的申请量增长快速,从298件增至571件。美国的前沿创新者全部为老牌大型科技企业,如谷歌(2023年占比23.86%)、微软(18.75%)和IBM(11.93%)。

       前沿创新者在“机器学习”领域均占据重要份额,其中美光技术的占比最高(50%)。除亚马逊和IBM外,高通(38.46%)、英伟达(29.56%)和美光技术(29.56%)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份额也较高,这些企业均以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自动驾驶而闻名;谷歌(18.92%)、IBM(9.89%)、英特尔(30.56%)和英伟达同样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提升其医疗图像处理服务。亚马逊的突破性创新中有58.34%属于“自然语言处理”,甲骨文(31.25%)和IBM(31.87%)在该领域的占比稍低。最后,英伟达和Adobe仅在“生成式AI”领域拥有显著份额(突破性创新分别占比9.09%和6.67%)。

       ③欧盟

       与美国和中国相比,欧盟专利权人的突破性创新数量较少,从2019年的70件增至2023年的90件,主要前沿创新者包括爱立信和诺基亚,其创新集中在“机器学习”“通信技术”及“计算机视觉”领域;此外还包括西门子、法国机器人公司斯坦利机器人及法国航空航天和国防企业赛峰集团。

       (2)半导体

       报告表示,通过研究三个地区前沿创新者在半导体领域的专利总量与突破性创新占比发现,在专利总量最多的实体中,欧洲企业占比较高,如欧司朗、西门子、英飞凌,以及意法半导体。美国知名半导体企业在前沿创新中占据重要地位,如IBM、美光技术、英特尔和德州仪器。中国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SMIC)的专利申请量领先,但其专利中仅有0.29%被视为突破性创新。总体而言,大型老牌企业的突破性创新在专利总量中的占比普遍较低,通常不超过1%。

       (3)量子计算

       欧盟在量子计算领域提交的突破性创新数量几乎与中国持平,主要参与者是公共研究机构,如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爱立信、IQM公司和法国Atos公司等。

       武辰爽  编译
 
       文章来源:https://www.bruegel.org/working-paper/which-companies-are-ahead-frontier-innovation-critical-technologies-comparing-china
 
       原文标题:Which Companies Are Ahead in Frontier Innovation on Critical Technologies? Comparing China,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